要闻地方新闻通知培训招标公路铁路标准资料展会

贵州省城镇化进程风生水起

发布时间:2014-04-12
夯实发展基础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01到2011年的10年间,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,拉动投资增长3.7个百分点。四年来,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,强劲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。2013年省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大关,达10354.77亿元,交通、水利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。启动实施铁路、水运、高速公路等交通会战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81公里,铁路营业里程2128公里,水运通航里程3563公里;贵阳龙洞堡机场二期投运,遵义、毕节、黄平等3个机场陆续建成通航,形成“一干八支”民用机场布局。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一期、夹岩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,启动实施骨干水源工程、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利用工程“三大会战”。市政道路建设加快,2013年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7.05平方米,四年增加1.02平方米,中卫—贵阳联络线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贵州段建成通气。2013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88.6%、燃气普及率达58.7%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4.8%、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9.4%,四年分别增加3.2、4.5、44.8、19.6个百分点。
2013年,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.2亿元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7元、农民人均纯收入5434元,四年分别增加1118.9亿元、7804元、2429元。
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,有效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,促进了综合交通、水利、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大完善,释放了内需潜力,为城镇化进一步提速提质夯实了发展基础,增强了发展动力。
 
做大发展空间
实施“5个100”工程,加快生产要素集中集聚。建设100个产业园区,集聚产业发展要素,促进产城互动;建设100个示范小城镇,集聚农村区域资源,吸纳农村转移人口;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,集聚城市经济要素,提升城市品质;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,集聚农业发展要素,打造农村经济增长极;建设100个旅游景区,集聚绿色消费,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。2013年,“5个100工程”共完成投资3588亿元,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1340亿元,到位资金4149亿元。
实施规划引领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。完成《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(2013—2030年)》编制,初步构建起“一核、一群、两圈、六组、多点”的省域城镇空间布局。编制实施《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》、《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》,全力推进贵安新区建设,重点打造贵阳—安顺、遵义都市圈,壮大和培育省内分工协作、各有侧重的经济增长平台。完成毕节、铜仁撤地设市,推进六盘水、毕节、铜仁、凯里、都匀、兴义城镇组群发展。城镇空间结构体系逐步完善,2013年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1280平方公里,四年增加397平方公里。
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,进一步明晰了发展层级,有效带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,优化资源配置,为城镇化进一步扩容增效增大了发展空间,增强了发展后劲。
 
优化发展路径
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加强,推动二产加速壮大和三产加快发展。出台实施工业强省决定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快科技创新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意见,建成工业园区4022平方公里,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050.22亿元,四年增加5623.53亿元。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364.99亿元、增加值完成557.18亿元,四年来分别增加841.08亿元、333.23亿元。2013年三产增加值达3734.04亿元,四年增加1848.25亿元。出台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,推进实施“3个15万元”工程,201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430亿元。
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。2013年二产占国民经济比重达40.5%,四年增加2.8个百分点。实施“四个一体化”,推动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,延伸产业链、提高附加值;打造“五张名片”,特色轻工业加速发展;轻、重工业比例从2009年的30.1:69.9调整为2013年的38.3:61.7。实施西南国际商贸城等一批物流重点工程,贵阳市、都匀市获批为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。实施“引金入黔”工程,浦发、招商、光大等9家商业银行在黔设立分支机构,组建省政府金融办,设立贵州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,201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265.01亿元、贷款余额10104.3亿元,四年分别增加7366.71亿元、5447.8亿元。房地产开发投资1942.54亿元,四年增加1571.29亿元。一、二、三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4.1:37.7:48.2调整为12.9:40.5:46.6,推动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转变。
城镇产业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,引导更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,多方向、多形式促进形成城区以三产为主、工业园区以二产为主、郊区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主的城镇产业由内向外、合理分布的新格局,优化了三次产业发展路径,增强了发展活力。
 
厘清发展目标
以消费带生产,推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转移进城进镇。实施“阳光工程”、“雨露计划”等培训,建设农业示范园区,2013年1253家企业入驻100个农业高效示范园区;培育农民合作社1288家,社员10万人。2013年,100个示范小城镇“8个1”和“8+3”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。四年来,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259.1万人,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47.98万人。
带动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和公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实施“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”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。四年来,全省建制村通油路(水泥路)比例达53.2%,上升22.7个百分点。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,2013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7.29万人,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87.22万人。实施教育“9+3”计划,推广“产业园区+标准厂房+职业教育”等校企合作模式,引导学校建到园区,车间搬到教室,专业围绕产业,学生就近就业,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。四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3.74万套,改造农村危房157.61万户。
通过城镇化带动,减少农民、富裕农民,促进“三农”问题解决,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厘清了发展目标,增强了发展信心。
 
 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论坛问答关注排行

互助平台
  • 待解决
  • 已解决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版权所有©工程检测网 苏ICP备09082304号-7 网站留言

未经 www.gcjc.com 同意,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文字信息及作品.